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用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进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在古代,中国人习惯在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喝雄黄酒等,目的是纪念屈原的牺牲和保佑家庭的平安健康。因此,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