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统计局陆续发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中国最新的人口版图逐渐清晰。截至3月28日,已有23个省份公布了去年的人口数据,其中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下跌,而另外7个省份则实现了人口增长。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揭示了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作为人口第二大省,山东省在2023年常住人口下降了近40万,成为已公布数据省份中跌幅最为明显的地区。这一变化引发了对山东省人口发展态势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近年来经济增速亮眼的重庆与四川也未能幸免,两地的常住人口增长由正转负,分别减少了21.91万人和6万人。
然而,在全国人口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省份实现了人口的正增长。浙江、海南、江苏等省份的人口增量继续扩大,其中浙江以50万人的增量稳坐第一把交椅。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省际间的人口流入,显示出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也在2023年扭转了人口流失的态势,常住人口增量由负转正。这一变化反映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更多人口的流入。
人口增长的原因不仅包括自然增长,还包括人口流动带来的机械增长。以浙江为例,尽管自然增长人口为负,但机械增长人口即跨省净流入人口高达55.7万人,成为推动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专家指出,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是高质量发展,人都是第一生产要素。在无外界因素干预的情况下,人口总是会自发地向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充满发展活力的地区迁移。
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浙江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元,位居全国前列,这也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对于山东和重庆等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来说,产业结构相对传统、就业岗位和薪资待遇相对较弱等问题可能是导致人口流出的原因之一。未来,这些省份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质量和薪资待遇,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口。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