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长的一首诗是《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1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2。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3。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4。
九十六圣君5,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6。
试涉霸王略7,将期轩冕荣8。
时命乃大谬9,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10。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11。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12,标举冠群英13。
开筵引祖帐14,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15。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16。
十月到幽州17,戈鋋若罗星18。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19。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20。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21。
弯弧惧天狼22,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23,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24,騄耳空腾骧25。
乐毅倘再生26,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过贵乡27。
逢君听弦歌28,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29。
征乐昌乐馆30,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31,对烛俨成行32。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33。
欢娱未终朝34,秩满归咸阳35。
祖道拥万人36,供帐遥相望37。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38。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39。
汉甲连胡兵40,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41,国命悬哥舒42。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43。
公卿如犬羊44,忠谠醢与菹45。
二圣出游豫46,两京遂丘墟47。
帝子许专征48,秉旄控强楚49。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50。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51,诚节冠终古52。
仆卧香炉顶53,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54,枕下五湖连55。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56。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57。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58,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59,深仁恤交道60。
一忝青云客61,三登黄鹤楼62。
顾惭祢处士63,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64,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65。
万舸此中来66,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67。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68。
对客小垂手69,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70。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71。
逸兴横素襟72,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73。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74。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75。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76。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77。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78。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79。
君登凤池去80,忽弃贾生才81。
桀犬尚吠尧82,匈奴笑千秋83。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84。
连鸡不得进85,饮马空夷犹86。
安得羿善射87,一箭落旄头88。
词句注释
1.乱离:指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天恩:皇帝的恩惠。江夏:即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题下原注:“江夏,岳阳。”韦太守良宰:即江夏郡太守(鄂州刺史)韦良宰。《元和姓纂》卷二韦氏彭城公房:“庆祚生行祥、行诚、行佺。……行佺,尚书右丞,生亮宰、利见。”此诗之韦良宰当即其人,即韦行佺之子,韦利见之兄。
2.“天上”二句:道教认为天上有白玉京,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汉书·郊祀志》:“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3.结发:犹束发,指年轻时。受长生:接受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
4.穷:穷究。理乱情:指国家治乱的道理。因避唐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5.九十六圣君:指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代皇帝。
6.“天地”二句:谓这些帝王像赌博投掷一样,通过战争来争夺天下。赌一掷,孤注一掷,以求一胜。
7.涉:接触。霸王略:称霸成王的策略。
8.期:期望。轩冕:大夫以上官员的车服。此指高官显宦。
9.“时命”句:谓自己命运不好。
10.“学剑”四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自哂,自我微笑。此为李白感叹自己学武不成,转而以诗文扬名四海。窃,窃取,自谦之词。
11.“五噫”句:《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异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此处喻指自己离京而隐居。西京,即长安。
12.倜傥才:卓异的才能。倜傥,卓越豪迈。
13.标举:高超。
14.祖帐:饯别时所设的帐幕。
15.骠骑亭:地址不详。王琦谓玩诗意当在长安。
16.昆明:池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准备和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以及为解决长安水源不足而开凿。
17.幽州:在今北京市及河北北部。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幽州。李白于天宝十载(751)北上,天宝十一载(752)十月抵达范阳郡治所(今北京市)。时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18.戈鋋(chán):泛指兵器。鋋,短矛。罗星:形容兵器之多,如群星罗列。此以兵器之多说明军队严阵备战,预示安禄山即将叛乱。
19.“君王”二句:谓唐玄宗将北方大片土地交给安禄山。天宝元年(742),玄宗任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744),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仍领平卢军。经略威武、清夷等十一军,及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兵三十万余,皆归其所统。幽、蓟、妫、檀、易、恒、定、莫、沧、营、平十一州之地皆归其所治。天宝十载(751),又兼河东节度使。北海,指北方之地。扫地,谓一干二净,全部。借,借给。长鲸,喻指安禄山。
20.“呼吸”二句:形容安禄山气焰嚣张,如长鲸呼吸可使百川奔腾,燕然山倒塌。走,移动。燕然,山名,即今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1.蓬瀛:即蓬莱、瀛洲,传说大海中的仙山。借指隐居之地。
22.弧:木弓。天狼:星名。《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张守节正义:“狼为野将,主侵略。”此处喻指安禄山。
23.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因曾置千金延请天下之士,故名。今北京和徐水、满城、定县等地皆有黄金台,多系后世慕名附会。
24.骏骨:千里马之骨。《战国策·燕策一》载,燕昭王招贤,郭隗对燕昭王说:“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25.“騄駬”句:比喻贤人无法施展才能。騄駬(lù ěr),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腾骧,奔跃。
26.乐毅:战国名将。《史记·乐毅列传》载:乐毅由魏至燕,被燕昭王用为亚卿,尝率军破齐,攻下七十余城。后昭王死,燕惠王受齐人离间,疑忌乐毅,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于是乐毅奔赵。
27.贵乡:唐县名,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28.弦歌:用孔子弟子子游弦歌而治武城之典,喻指韦良宰当时为贵乡县令。
29.“百里”二句:赞颂贵乡县在韦良宰治理下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像远古伏羲氏时代一样。百里,指一县所辖之地。《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太古,远古。陶然,和乐安闲貌。羲皇,指伏羲氏。古人认为伏羲氏时代的人无忧无虑,生活安逸。
30.征乐:招人奏乐。昌乐:县名,在今河南省南乐县。馆:客舍。
31.贤豪:贤能勇壮之士。
32.俨:整齐貌。
33.“清歌”句:比喻歌舞音乐美妙。《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4.未终朝:不到一个早晨,极言时间之短。
35.秩满:指韦良宰为贵乡县令的任期已满,回长安等候调遣。
36.祖道:设宴送行。
37.供帐:饯行时所设之帐幕。
38.“荣枯”句:谓季节变换,草木开花衰萎,暑寒更迭,相别多年。荣枯,草木的繁茂和衰萎。炎凉,暑寒。
39.“九土”句:指安禄山叛乱。九土,九州之土,指全国。横溃,河道决口,喻指天下大乱。
40.“汉甲”句:指唐军与叛军接战。汉甲,指唐军。连,接触。
41.“函关”句:谓函谷关形势险要,使长安显得雄壮。函关,即函谷关。古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其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乃古时由东方入秦的重要关口。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徙关至今河南新安县东,离故关三百里,称新函谷关。
42.哥舒:指哥舒翰。《旧唐书·哥舒翰传》:“及安禄山反,上以封常清、高仙芝丧败,召翰入,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据贼于潼关。”
43.“长戟”二句:指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之事。《旧唐书·哥舒翰传》:“引师出关,……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未火拔归仁执降于贼。”长戟,古代兵器,此指唐军士卒。凶渠,罪魁祸首,指安禄山。
44.如犬羊:似犬羊一般为叛军所驱赶宰杀。
45.“忠谠”句:谓忠诚敢言之士惨遭杀害。醢与菹,即菹醢,肉酱。此处用作动词,即被杀戮。
46.“二圣”句:指唐玄宗与唐肃宗逃亡在外。游豫,游乐,逃亡的讳辞。
47.两京:指长安与洛阳。
48.帝子:指永王李璘,唐玄宗之子。许专征:指皇帝给予自专征伐的权力。
49.秉旄(máo):持旄节。指掌握军队。旄,古时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象征军权。《书·牧誓》:“右秉白旄以麾。”强楚:指强盛富庶的南方。时唐玄宗以李璘为四道节度使,镇江陵(古楚都所在之地)。
50.“节制”二句:谓统帅无方,徒有强壮之兵。《荀子·议兵》:“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此处反用其意,谓永王不能像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指挥、控制军队。军师,部队。熊虎,喻勇猛的士兵。《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51.固:坚守。房陵:郡名,即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房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房州。郡治在今湖北省房县。
52.“诚节”句:谓韦良宰忠诚的节操超过古人,坚守岗位,不为永王所迫。诚节,忠诚的节操。
53.香炉顶:香炉峰,庐山北部的著名山峰。因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54.九江:此处指长江。古代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道,故浔阳亦名九江。
55.五湖:此处泛指庐山一带的湖泊。其时李白隐居庐山屏风叠,故云。
56.满旌旃(zhān):形容军中旌旗之多。旌旃,指军旗。
57.翻谪:反而被贬谪流放。
58.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为六合。
59.良牧:贤明的地方长官。此指韦良宰。
60.恤:顾念。交道:指朋友。
61.忝:辱,有愧于,谦词。辱为青云之客,乃李白为韦太守贵宾的客套话。
6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黄河矶上。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传说费祎登仙,每乘黄河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63.祢处士:东汉末名士祢衡。
64.樊山:在今湖北省鄂城县北,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立霸业。樊,原作“焚”,注云:“一作樊”。
65.横穿:一作“川横”。
66.舸:大船。
67.“吴娃”二句:吴娃、越艳,指吴越美女。窈窕,娇美的样子。铅红,铅粉和胭脂。
68.帘栊:本指竹帘和窗棂,此处为偏义复词,指帘子。
69.小垂手: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姿式,有大垂手、小垂手之称。《乐府诗集》卷七六引《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70.“览君”二句:谓江淹、鲍照如看到韦太守荆山之作,亦必能为之动情于色。荆山,在今湖北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漳水发源于此。江、鲍,指六朝诗人江淹和鲍照。堪,能。动色,情动见于脸色。
71.“清水”二句:钟嵘《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此处用以赞美韦良宰的作品清新自然,不假雕饰。雕饰,雕琢修饰。
72.“逸兴”句:谓韦良宰平素胸襟豁达,具有超逸豪放的意兴。横,充满。素襟,平素的怀抱。
73.“朱门”二句:形容郡守衙门的威势。虎士,勇猛的卫士。列戟,古代显贵之家门前列戟,木质无刃古兵器名。按唐代制度,州府以上衙门前列戟。《新唐书·百官志》卫尉寺武器署:“凡戟,……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森森,威严威武。
74.“剪凿”二句:写水阁景色优美,剪竹凿石,清流萦绕。萦流,萦回的流水。
75.英音:独到的见解。
76.“片辞”二句:谓韦良宰重义尚信,片言只语比白璧、黄金还要贵重。片辞,一两句话。诺,允诺。《史记·季布列传》载,汉初季布最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77.“青鸟”二句:魏阮籍《咏怀诗》:“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此处即用其意。青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
78.“五色”四句: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以狱楼,向景逸欢喜,似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也。”四句即用此事。云间鹊,高飞入云的喜鹊。
79.“暖气”二句:以寒谷变暖、死灰复燃喻己流放遇赦。寒谷,《艺文类聚》卷九引刘向《别录》:“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谷生。”其地在今北京市密云区西南。生死灰,谓死灰复燃。
80.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通典·职官志三》:“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成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此处泛指朝廷要职。
81.忽:宋本作“勿”。贾生:即汉代文人贾谊。此处为诗人自比。
82.“桀犬”句:此处以桀犬喻叛将余兵,以尧喻唐朝皇帝。按其时安禄山已死,其部史思明、史朝义仍在作乱。桀,夏朝末代君主。
83.“匈奴”句:喻指当时宰相苗晋卿、王玙等皆庸碌无能之辈。《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学术,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用一男子上书记得之矣。’”
84.“旌旆”二句:谓黄河西岸战争仍未平息。两山,指黄河两岸的太华、首阳二山。
85.连鸡:缚在一起的鸡,喻各地节度使互相牵制,不能很好地配合作战。《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尤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
86.夷犹:犹豫不进。
87.羿(yì):又称后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领袖,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以善射闻名。
88.旄头:又作“髦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即昴宿。《史记·天官书》:“昴曰旄头,胡星也。”古人旄头星特别亮时,预示有胡兵入侵。此处指安史叛军。
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开篇叙述了自己谪仙人的来历以及自己的遭遇,又讲述了与朋友结交的过程,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清白主张以及积极入仕的愿望,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
这是诗人写的最长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同韦良宰的交往为中心,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其中如“十月到幽州”之句所产生的歧义,作为一个大诗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这一点。对于此只能作一种解释,这是诗人在事后有意造出的一种恍惚语境。他知道这首诗不只是写给这一个老朋友看的,他是有意向世人明示自己在乱世中的态度与先见之明。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