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据农历设定,初伏和末伏固定为10天,而中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这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的庚日数量。伏天的第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因此“庚”也成为“伏天”的代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庚等于固定的天数。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段时间内,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导致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使得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因此,三伏天是人们常说的“热在三伏”的时期,也是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时机。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