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感慨,增程式电车挺好的啊,相比同级别的油车,油耗低、也有电车的体验,为啥做的厂家不多?
因为早几年大家都看不上增程式,各路大佬都在说增程式是淘汰的技术,但现在大家都醒悟了(看到理想的销量大家都眼红),在电池技术为获得重大突破之前,增程式也是时代的主流;
你看现在是不是更多的车企开始入局了,包括最近爆火的华为问界,零跑汽车、深蓝汽车(长安),包括还没有上市的小米汽车据说也开始入局增程市场,
增程式汽车是啥样的?
第三种就是增程式,驱动轮的动力来源是电池,发动机的主要作用就是给电池充电,在形象的比如就是在一台纯电车型上安装了一台发电机,电池没电了就发电;
那为什么增程式电车早期没有人看好呢,它有哪些致命的缺点?
现阶段做增程式的厂家基本以造车新势力为主,传统车企很少;
为什么传统车企涉入少,因为这些传统车企对混动技术的研究较早,在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他们的出发点基本都是怎么把自己在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和大电池结合起来,既能节省燃油,又能做适配多路况场景对动力的需求;
像比亚迪的DMI、长城的Hi4、吉利的雷神混动、奇瑞的鲲鹏混动等,基本都是燃油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无缝切换(发动机和大电池的串并联),
“发动机和大电池的串并联”即:在中低速可以用电、在高速可以用油、在部分路况可以用油电混合的模式;
相比增程式,插电混动覆盖的路况更多,油耗更省,所以已经搞定了插电混动技术的车企,基本不会再去考虑增程式了;
而造车新势力本身也没有燃油车的基础,纯电车型用户又会有里程焦虑,特别是较大、较重的中大型SUV车型,
那没有里程焦虑、技术难度不算高(没有变速箱、没有油电切换)的增程式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增程式有哪些缺点?
得益于国内已经把大电池组的价格打下来了,增程式这种大电池串联模式也没有啥致命的缺点;
硬要说,那就说几点还有提升空间的不足吧;
一、相比插电混动车型,油耗表现一般
增程式的车型纯电续航普遍都是在200km以内,馈电下的油耗表现没有插电混动车型省油;
纯电模式下,因为车重较插电混动更重,电耗会增加,
在高速中,相比插电混动的发动机直驱,增程式只能靠电驱,而在纯电模式下,速度和电能转化效率成反比的,就是速度越快,电耗越大;
以下选取了两款同级别的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油耗对比:
二、增程式的车型以中大型SUV为主
如果你是想选择一款紧凑型的、价格10多万的增程式车型,那可选的车型基本没有;
因为既要安装发动机,又要安装大电池,小车型根本没有空间放得下,只能做中大型SUV才有足够的空间;
车型大,加上发动机和电池的容量(40kwh)两套驱动系统,成本要比插电混动要高一些,车价自然也高;
而一台没有里程焦虑的插电混动车型,10万不到你就拿下;
三、纯电车型有的问题,增程车型大概率也会有
从发展路线上来说,增程车型可以说是纯电车型的一种过渡,纯电车型在高速上的表现一般,增程车型也有;
不过就目前大部分的生活场景来说,可能80%以上的行驶里程都是在城市中,速度都在90km/h以内,高速的占比都不算高;
所以我开头才会说,增程式没有啥致命的缺点,只有待提升的不足;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增程式就是纯电车型的过渡产品,因为它只解决了现阶段纯电车型续航的焦虑问题,纯电车该有的问题,它一样还有,而且还多了一个发动机,增加了维护保养的难度;
当电池的成本下降或是电池技术获得突破,当纯电车型没有续航焦虑的问题之后,增程车型的吸引力也就没有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
内容参考:
1.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970166759424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