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睡够8小时,这似乎是我们普遍认为的"常识",然而,最新的研究却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取决于个人的体质、需求以及环境因素。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东亚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长。结果显示,每晚睡7小时是东亚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最低点。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睡眠时间与健康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复杂的个性化需求。
这项名为《东亚人群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超过32万名东亚成年人的睡眠习惯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一种"J型关联"。也就是说,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增加全因死亡率。当睡眠时间为7小时时,全因死亡率达到最低点。
对于男性来说,如果睡眠时间增加1、2、3个小时,全因死亡率将分别增加9%、18%、43%。然而,如果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全因死亡率也会增加16%。对于女性来说,睡眠时间无论是超过还是低于7小时,全因死亡率都会增加。这些发现提示我们,适度的睡眠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研究结果呢?傅颖慧博士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威尔研究所从事睡眠相关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名为DEC2的基因突变。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平均只需要睡眠6.25个小时,而同家族中没有此突变的成员平均要睡8.06个小时。此外,她还发现了ADRB1、NPSR1两个基因也会影响人的睡眠长短。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个体差异在睡眠需求上的影响提供了线索。
《美国医学会杂志》还发表了一份研究,显示60-64岁人群中,每晚睡眠6-7小时的人的死亡风险是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的人的两倍。这进一步强调了适度的睡眠对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健康中国行动》也建议中国成年人每天睡觉的时间平均保持在7-8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入睡,早上6-7点就应该起床。
这项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东亚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它挑战了我们对于睡眠需求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人体需要的睡眠时间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这为我们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重视个人的睡眠需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