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的大米为什么会生虫

大米中的小黑虫——米虫,是储藏类谷物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害虫。它们在稻谷上凿洞产卵,早早地把虫卵留在了稻穗里。这些虫卵肉眼难以察觉,后期大米的加工也无法完全去除。等到包装好、温度适中时,虫卵长大、蜕皮、化蛹,依靠大米的营养长大,就变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黑虫。

那么,被米虫祸害的大米还能吃吗?其实,米虫自身没有毒素,分泌物也不含毒性,对人体没有损害。只要在食用前多洗几遍,清洗干净,将漂浮在上面的脏东西扔掉即可。而且,米虫的出现证明了大米的新鲜度,因为只有绿色无添加的大米才会生虫。如果大米完全不生虫,可能是经过特殊加工的,不太新鲜的米。

防治米虫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改善粮食的储存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保持环境干净、随时保持储存是封闭状态。

2. 用草木灰、塑料膜、牛皮纸等将环境中的米虫与粮食分割开。

3. 使用药剂灭杀或磷化氢熏蒸,但仅适用于存储量大的粮仓。

4. 在家庭存储量较少时,可以在袋中放入有驱虫效果的香料,如花椒、大蒜等。

5. 改变大米的储藏温度:将大米真空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低温杀菌。

以上就是关于大米中米虫的相关信息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