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使用金钱奖励孩子,父母还能如何更有效地给孩子奖励呢?
#1 精神奖励
罗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西(Edward Deci)建议,想要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让孩子觉得”我能做到”。
当孩子把一件事完成得很好,或孩子很努力做一件事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语言上的奖励,如:表扬的话语、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有时简单的精神奖励,就能起到比物质上更好的效果。
切记,称赞或表扬的方式要具体。父母不要说 “你好棒”,要把称赞具体化,例如“你已经会自己穿鞋了,好棒” 等等。
#2 以 “小事” 为奖励
父母有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奖励,比如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园等等。你应该要知道除了玩具、糖果以外,孩子喜欢的是什么。也许孩子喜欢好看的贴纸,或是玩拼图,这些都可以作为小孩的奖励。
史丹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克·莱普提倡,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来一顿庆祝晚餐来代替金钱奖励。莱普说过,“感觉自己很棒的那一刻本身就是一项莫大的奖励。”
#3 奖励努力的过程,不奖励结果
哈佛大学教授,弗莱尔曾做过一个实验。第一组,要求孩子考到高分、比赛得第一名等才能拿到奖励;第二组,只要孩子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题,就能得到奖励。
结果发现,第二组孩子学习成绩有了快速、显着的提升,而第一组孩子的成绩没有任何变化。这实验证明,针对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再给予奖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已得到肯定,从而更相信自己能完成每一件事。
举个例子,你发现孩子会多花30分钟复习老师教的知识,所以考试成绩有所提升。那你应该奖励孩子,并告诉他奖励的原因,是因为他多花30分钟的时间复习,而不是因为他考了好成绩。
奖励孩子的同时,别忘了这些事!
#1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储蓄罐,让他们可以妥善保管自己的零花钱。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开始学习使用6个罐子存钱法来存钱。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或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定期存款、保险又有什么作用、被动收入有哪些等等。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教导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让孩子辨别购买的原因是需求还是欲望,这样未来能减少过度消费的诱惑。
越早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正确的金钱观就越能深植孩子的想法中。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这样教导孩子时,才更有说服力。
#2 让孩子参与奖励规则的制定
制定奖励规则时,不防先问问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奖励。你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奖励计划执行起来才更有效。
当孩子的好习惯建立起来后,你也要提升奖励的难度、减少奖励的次数。如果让孩子觉得赢取奖励非常容易,那这件事就没意思了。
#3 兑现承诺
奖励要及时,说到就要做到,不及时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举个例子,你发现当孩子学骑脚踏车时,一直跌到,但他没放弃,爬起来继续练习,直到他会骑为止。因为孩子的坚持不懈,你答应孩子会请他吃大餐,你就必须说到做到。假如因为临时有事,不能履行承诺,也需要跟孩子说明缘由,然后第二天兑现之前的承诺,陪孩子吃大餐。
简单的兑现诺言,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未兑现之前说好的奖励,会让孩子认为你在信口开河,以后也不会把你说的当一回事,更不会相信你说的任何承诺。
奖励是一种辅助,爱和陪伴才是最好的激励
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说过,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孩子的成长、精神上的富饶,比奖励带来的物质丰裕更胜一筹。
#4陪伴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奖励只是一种辅助,父母的爱和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答应过孩子的每一份奖励或承诺,都需要认真对待,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更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要实行金钱奖励,就必须教会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这样孩子未来会有自己的积蓄,也不会胡乱把钱花在自己不需要的物件上。
假如身边有新手父母或者有孩子的朋友,记得分享这篇文章给他们,让他们选择合适的方式奖励孩子吧!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