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出自于《中庸》,大意是:上天赋予我们本性纯良,依据本性行事是为道,修行道行是为教,通俗的讲,率性行事,依据本心,不做亏心事,不做于德行有亏之事。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和自律,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准则。
“慎独”体现了儒家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儒家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在他在公共场合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他独处时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只有在独处时能够做到“慎独”,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富足。
在国学中,“慎独”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不仅要求个人在行为上遵守道德规范,更要求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和自律,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