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如今这个科学发达思想开放先进的时代,大多数人都经受过教育,虽说达不到人人都是学者,科学家的地步但至少我们不再像古代一样愚昧,古代人的思想当中有许多我们现代无法理解的东西,例如古代人是极其的重男轻女的,而现代重男轻女的现象基本已经消失殆尽。
在古代,古人因为受到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创造了许多重男轻女的俗语,例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它的意思其实是女儿在嫁出家门以后九不再属于娘家的女儿,而是变成了丈夫的妻子,这里说的不再属于意思并不是血缘意义上的不属于而是亲缘关系由本来的直系亲属变成了亲戚一类的旁系亲属。
古人还有另一句俗语也流传甚广,“出门与妻不同房,出门不拜丈家坟”这句话中的上半段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出门后夫妻就不能同房呢?下半句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出门后不能拜自己老丈人家的坟呢?
我们先来说这句俗语中的前半句出门与妻不同房,现代有许多的酒店,这些酒店的作用是供路过的旅人居住等,其中酒店也有着情侣之间开房寻欢的作用,那么为何古代人要说“出门与妻不同房”呢,关于这件事其实是因为古代人对于性的看法是十分的愚昧的。
在几百年前人们普遍将性视作洪水猛兽,这一点并非是亚洲独有的,即使是现在以开放著称的西方,他们在几百年前对性的态度也和亚洲一样,当时的基督教甚至提出男女性交时应该身穿衣物,不能一丝不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们也认为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是淫乱的,最多也只能为了繁衍后代在自己的家中发生性关系。
所以人们认为出门后是不能在除家以外的地方发生男女性关系的,而且其实大多数人对古人这句俗语中的“出门”有一定的误解,这个出门和我们所理解的那个出门存在着一些区别。
古代人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男子是可以出门办事,出门寻欢作乐的,而女子除了出门购买食材之外,以及在走访亲戚时能出门外是严厉禁止外出的,毫不夸张的说古代的女性一生中大多数时光都在自己的家中度过,每天所做的事要么是服侍丈夫,要么是教育孩子,再不然就是做家务,而这段俗语中的出门指的正是走访亲戚。
这个走访亲戚指的也不是普通的亲戚,指的是女子的娘家,所以这段俗语中的出门其实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回娘家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回到娘家后丈夫不能和妻子同房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古代对于性的保守愚昧,其次,如果在娘家夫妻同房也会带来一些尴尬的事情,比如晚上娘家人可能会听到声响。
解决了俗语上半句的疑惑让我们来看看这段俗语的下半段“出门不拜丈家坟”,这段俗语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段俗语的意思并不难搞懂,拜坟也就是祭奠,那么为什么回娘家后不能祭奠自己娘家的坟墓了,里面埋葬的不是女子的先祖吗?身为后人的女子又为什么不能祭奠自己的先祖呢?
上文我们提到了古代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那么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会导致怎样的事情发生呢?答案很简单,重男轻女现象会导致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古代社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维,就像那句俗语一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嫁人后女儿从亲缘关系上看便不再属于直系亲属,所以没有资格祭奠先祖。
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重男轻女的古代人认为女子是没有资格站在祖宗的坟墓前的,那么女子没有资格女婿具有资格吗?也没有,因为女儿在嫁人后就成了亲缘关系上的旁系亲属,女婿当然也没有资格祭奠娘家的先祖。
除此之外,古人认为祭奠先祖应该是家族子嗣的职责,如果家族中的女儿的女婿去祭奠先祖,则代表着这个家族当中已经没有子嗣了所以才轮得到女婿这个外人祭奠先祖,如果家族当中还有子嗣,然后女婿去祭奠了娘家的先祖,古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大不敬。
俗语“出门与妻不同房,出门不拜丈家坟”的出现是因为古代人对于性的保守,以及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加上古人认为祭祖应当是家族子嗣的职责,女婿身为外人不应参与。在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时我们应该抛弃这些糟粕的思想,留下其中宝贵的正能量的思想。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