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给宝宝养成吃奶嘴的习惯,是许多新手家长会有的疑惑。其实,奶嘴是个中性的工具,一切就看我们怎么使用。
奶嘴,是让爸妈爱恨交错的安抚工具。很多宝宝吃奶嘴后就能止哭、顺利入睡,但有些宝宝却因此过度依赖,奶嘴一离开嘴边就睡不好,或是整个醒过来。
到底让婴儿用安抚奶嘴到底好不好?
先说结论,奶嘴是安全且不错的安抚工具,但任何好用的工具,在使用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得太多,就会有反效果。今天,我们就聊聊爸妈与奶嘴的爱恨情仇⋯⋯
奶嘴的好处
先讲爱的部分,奶嘴大致上来说是个不错的工具,我们先聊聊他的好处:
1. 满足吸吮需求
小宝宝有吸吮的需求,吸吮可以让宝宝平静下来,也能消耗新生儿体力。有时候宝宝只是想要「吸吮」,而不是要喝奶。奶嘴在此时就能满足吸吮,避免过度餵食(过度餵奶也会不好睡),区隔吸吮和餵奶的需求。
2. 帮助放松
奶嘴有个普遍都知道的优点是「止哭」,可以迅速让小宝宝放松、平静下来,甚至可以当作助眠工具。宝宝吸着吸着奶嘴自己入睡的画面,是多么吸引人啊。
3.提升睡眠安全
另外一个很大的好处是「降低新生儿猝死症」,所以美国儿科学会的官方报告是建议宝宝使用奶嘴的喔!
什么时候会造成过度依赖?
如果宝宝对奶嘴有不可分隔的依赖,原因通常是「过度使用」。
对很多爸妈来讲,奶嘴太好用了,每次孩子哭泣、入睡、夜晚躁动,需要的时候塞一下,是新手爸妈的救星,不知不觉的上瘾(是爸妈上瘾)。
另外有个判断指标,就是当宝宝夜醒 3-4 次以上都需要爸妈塞奶嘴,才能睡回去时,也代表你的宝宝过度依赖了。
延伸阅读:
「晚上难哄睡」爸妈最害怕的四个月睡眠倒退怎么办?
正确使用奶嘴
老话一句,养成正确习惯,比戒除坏习惯来得容易多了。要如何预防孩子过度依赖奶嘴呢?小编提供两个使用要点:
1. 当孩子哭泣时,第一时间不是塞奶嘴
哭泣是宝宝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小月龄宝宝),照顾者常常会误以为那代表孩子「心情不好」,所以要想办法止哭。
如之前所说,当孩子哭泣时,爸妈该做的是「先观察,再行动」,我们要学习看懂宝宝的需求(是饿了?是累了?是过度刺激了?),才能提供正确的回应。
请别误会我的意思是孩子哭泣时不能给奶嘴,还是可以给的。只是我会建议照顾者要「缓一缓」,尝试理解孩子的沟通,而不是「一哭就塞」。这样的方式反而是切断彼此的沟通,也逐渐养成所有的哭泣都要吃奶嘴才能满足 。
2. 做为入睡工作时,抓对移开奶嘴的时机
奶嘴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进入睡眠的状态。如果不想以后养成奶嘴掉了就醒的习惯,可以在以下两个时间点移开奶嘴 :
第一是当宝宝平静下来时,就「轻轻的」移走奶嘴让孩子自行入睡。 如果做不到,那就等宝宝入睡初期,慢慢的拿开奶嘴。
月龄越小,操作越容易,因为宝宝还没有养成强烈依赖奶嘴入睡的习惯。
3.戒奶嘴的时机
不少读者询问:如果宝宝已经依赖奶嘴,是不是一定得戒掉奶嘴呢?什么时候该戒掉奶嘴?
回覆是:奶嘴是个中性工具,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如果一岁以内的宝宝吃奶嘴睡得好、爸妈也不介意帮孩子捡奶嘴(或是七八个月之后有些宝宝会发展自己捡奶嘴吃),那不一定要戒除。
即便是强烈依赖,多数的宝宝在 1.5-2 岁以后也会自己放弃奶嘴。不过的确有些牙医或研究提出过度吃奶嘴的情况会影响「牙齿发育」,甚至是「语言的发展」。
我目前看到的资料是建议 2-3 岁之后要戒除,这与依赖程度等等其他因素有关。
如果爸妈担心,可以请小儿牙医或职能治疗师协助评估戒除的时机。但总结来说,小月龄的宝宝如果能照上述所说「正确使用奶嘴」,基本上不太会有过度依赖的问题,也不用因噎废食,各位爸妈放宽心!
奶嘴是安全且不错的安抚工具,只要正确使用奶嘴,基本上不太会有过度依赖的问题。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