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一花季少女连续一周发烧,尽管进行了输液治疗,但依然不见好转。经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诊治,原来女孩患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即俗称的“接吻病”。什么是“接吻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什么是接吻病?

接吻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俗称,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腺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其中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是主要的致病病毒,可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含量增多。以秋冬多发,多见于儿童,以及青少年,16-30岁的青年患者居多,35岁以上患者少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EB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病程常呈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经口密切接触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亲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婴儿;飞沫传播也有可能。

接吻病常见于年轻人,通常通过口水、飞沫散播,因此被俗称为“接吻病”(kissingdisease).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方带菌,不论口腔有没有溃疡,接吻之后的24小时,另一方会被感染,在抵抗力足的情况下,细菌不易感染,如果接吻太激烈,咬伤嘴唇或牙肉,其中一方抵抗力又弱的情况下,便有可能出现“接吻病”,造成口疮、喉咙发炎,甚至入血后引起致命的坏血病。据统计,35至40岁的美国成年人中有95%曾感染过此病。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