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过后,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着美味的粽子,享受节日的温馨。然而超市的货架上仍有许多粽子未能售出。这些剩余的粽子会如何处理?它们是否会被再加工后重新流入市场?这些疑问牵动着众多消费者的心。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针对端午节后粽子滞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多家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端午节前会根据往年销量来制定大致的生产计划,并通过多种渠道处理未售出的粽子。
据业内人士透露,端午节后,食品企业会首先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剩余粽子。这种方式在实体超市和线上电商平台均有所体现,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美味的粽子。
此外,网络销售也成为消化剩余粽子的重要渠道。许多食品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开设粽子专区,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将剩余粽子销往全国各地。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买方式。
然而,如果降价促销和网络销售仍无法完全消化剩余粽子,食品企业会考虑将其出售给饲料加工企业。这些粽子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使用。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有些遗憾,但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食品生产企业通常会有比较精准的成本把控机制,他们会提前预判端午节前后粽子的生产数量。由于粽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接受程度较高,不太容易出现大量滞销而过期的情况。此外,粽子“再加工”成本较高,因此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粽子被重新加工成其他食品。
专家指出,粽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节日食品,其生产和销售具有季节性特点。在端午节期间,消费者需求量大增,食品企业需要提前规划好生产计划。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口味的多样性,总有一部分粽子在节日过后未能售出。在这种情况下,食品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既要减少浪费,又要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方式和渠道,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食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www.tstingmi.com 提供内容。